Show/Hide Right Push Menu漢堡選單漢堡選單漢堡選單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各期文章 (No.24 ~ )

首頁 / 民族學界 / 各期文章 (No.24 ~ )
::: :::
日期:2019-04-01
No.43

43期

原住民族發展的行動及其研究  專號說明
林修澈  主編
 

    原住民族運動的推動,在解嚴前後的民主化運動的過程裡,得到學術界相當的幫忙,包括在議題上在策略上,甚至是用筆用口出來聲援。運動終於有成就,首先是正名,爭取到「原住民族」的名稱,其次是正位,爭取到中央部會位階單位的設置,就是今天的中央「原住民族委員會」。中央原民會,為政策為施政的需要,有相當數量的委託研究案,這些研究案影響學術界許多教授,連帶及於其指導學生的學位論文。於是產生一個問題,即「原住民族發展的行動及其研究」之間,何者為因何者為果,或是互為因果?

    三十年來,原住民族議題已經引發大社會的廣泛注意,自然反映在學術研究上,尤其是到處尋找論文題目的博碩士班學生。原民會的政策與施政,其在學術界所產生的影響,是全面性的,但有深有淺,較為深遠的是屬於「民族裡層」的土地、社會福利,以及屬於「民族表層」的民族理論與政策、民族語言、民族教育、民族文學。民族學關注的核心在民族,所以釐清民族邊界,便是第一要務,本專號的範圍在屬於「民族表層」的民族理論與政策、民族語言、民族教育、民族文學。

    在嚴格外審過程,一直到截止出刊日,多篇仍在審查與修改之間往返,目前能夠刊登者只有三篇。這三篇大致都能夠緊扣「原住民族發展的行動及其研究」的問題意識,努力探究其中的前因後果或互為因果的關係,也回應一個「學術研究到底有何意義」的人生問題。

    第一篇是周士煌的《「原住民族」與「原住民身分」:民族運動與民族理論的交叉發展》。作為民族運動的立足點的核心概念「民族」,必須以「民族理論」做學術的思辨。台灣學術界能探索到這個領域以政大民族系最具體系與持久教學。周士煌在這樣的環境薰陶下,能寫出這篇論文並不意外。但是緊扣原住民族發展,探索「行動」與「研究」之間的往來折衝的因果關係,觀察入微,剖析細膩,不僅是開創之作,又達到相當水準,實屬意外。

    第二篇是陳誼誠的「原住民族教育在研究與發展的共振」。在原住民族研究的領域裡,「民族教育」是大宗,至少從學位論文的數量來看,確實如此。可是這些論文究竟是因應教育政策及其施政的吶喊與聲援,還是以其前瞻思維與構想引領政策(法令)的制定與執行?或許委託研究案才是真正影響政策的力量的來源。陳誼誠以其長期往來政學兩界的體會,探索這個議題。   

    第三篇是陳芷凡的「從邊緣發聲到望向多方:再探原住民族文學的學位論文趨勢」。本論文指出原住民族文學學位論文的二個趨勢:其一是回應傳統的立場。研究者留意民族傳統的「神話傳說」在文學創作藝術創作之再現,尋找民族傳統文學的當代意義。其二是跨界對話的嘗試。除延續邊緣發聲,突顯原住民族自1980 年代以來爭取「我是誰!」的關懷之外,更開始跨界關注,包括文學與音樂或與影像,也涵蓋文學作品內的原住民族文化混雜的表述,如何與不同世代或群體銜接,進一步深化作品呈現「我可以是誰?」的策略姿態。

    以上專輯論文三篇,是探討「行動及其研究」議題的試驗,並且以「原住民族發展」做為具體的分析對象,值得嘗新賞味。

back to top
回首頁 政治大學 網站導覽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