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Hide Right Push Menu漢堡選單漢堡選單漢堡選單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各期文章 (No.24 ~ )

首頁 / 民族學界 / 各期文章 (No.24 ~ )
::: :::
日期:2017-04-01
No.39

39期

客家研究  專號說明
徐正光 主編


    客家委員會於2003年開始辦理「補助大專院校研究計畫案」,並 於每年的年底在不同的地區院所舉辦「研究成果發表會」。2015年春天,我有機會看到各院校提出的計畫案,我發現有幾個計畫具有新意, 而且與「民族學界」刊物主題相關,遂邀請這些計畫案的研究者投稿 「民族學界」第39期作為客家研究專集。本集原本約了六篇文章,由 於從約稿到執行研究計畫到論文撰寫時間只有一年,有些研究案來不 及寫成完整的論文,在未通過審查的情況下,只好割愛。林正慧與黃宣衛的專文,則是另外邀請。

    林正慧的論文「日治台灣的福客關係」,是從日本的殖民政策與日 常生活兩個面向來探討福老與客家兩個族群關係的變化。作者認為, 日本時期國家的施政,如全島交通網的建立、近代教育的施行,以及立基於地理系統的行政區劃等,影響福老、客家間的交流與接觸,並 有助於緩解清代時期兩族之間的緊張關係。但是從另一方面看,殖民 政府對於日本人與台灣人所採取的差別待遇,也間接促成了被殖民者 的共同體意識。

    在大環境有助於福客互動的情況下,本文也指出在庶民生活中仍 然存在著清楚的人群邊界,例如福客因語言不通,產生的戲謔與摩擦, 以及同族傾向通婚,而異族不婚的情況。作者特別以北客第二次移民 探討台灣西部與東部地區福客相處的樣貌。作者發現族群人數的多寡與經濟力量的差異,使得二次移民傾向與較具優勢的族群融合,而造 成語大量流失與文化認同消失的現象。

    陳逸君的「從民間信仰看雲林詔安客的族群文化複合性」,是探討 雲林西螺、二崙、崙背等地區各種民間寺廟及祀神的歷史發展與民間 社會的互動關係。根據最近語言學者的研究,台灣地區的客家語言系 統有所謂「四海大平安」的說法,「四」是指苗栗、高屏六堆地區所講 的四縣話,「海」是指新竹地區的海陸腔,「大」是指台中縣東勢、新 社等地的大埔腔客語,「平」是指講饒平腔客語,「安」即是指本文所 探討的雲林詔安腔客語區(由於此一地區的客語已大量的福佬化,又 稱為福佬客地區)。

    本文以「文化複合性」的概念來描述文化動態發展的歷程與結果。 作者認為通過族群接觸、文化互動、時間推移及社會階層化的過程, 可以觀察文化發展的模式,並思考一個文化主體如何將各種接觸的文 化元素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多元複合的狀態,並且在此狀態中進行 生產與再生產。因此在田野地區所看到的宗教信仰或參與活動,不管 是來自福建漳州的文化、雲林地區的主流文化,或在地衍生的地方文化,多元發展為雲林詔安客的文化傳統,也成為與其他族群互動的媒 介。作者指出在文化接觸與生產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觀察到原鄉傳統的銜接與斷裂,以及與當代社會的溝通與聯結,並由此理解族群文化 的發展歷程。

    傳寶玉的論文「跨越與邊界:桃園裡及銅鑼圈為中心的地域社 會與族群關係」,通過平埔族的個案研究,揭示客家社會中多元分殊的地域實像與族群建構。作者以「關係的場域」這個概念討論日常生活中實際影響霄裡社認同的關係場域,其一為宗族場域,其二為地方網絡場域,其三是官方政策或社會情境所形塑的族群分類。本研究觀察 到,在歷史過程中,平埔族在水利興築、與地方拓墾方面長期與客家 族群互動,並與客家通婚,可以講流暢的客家話,並將族籍登記為廣東等等這些表現與客家相似或共享。然而在其家族與地方祭祀文化中 還是可以觀察到平埔族的特殊文化要素,並被當地人有意無意地看成「番仔」。這種共屬於同一地區,某種程度共享文化,但卻維持一定族 群邊界的社群現象,不只是本文關注的主題,也是未來台灣學術界可 以繼續深入去探究,並作不同區域比較研究的重要課題。

    洪馨蘭的論文「當代台灣六堆農業地景變遷與其「客家性研究」, 以六堆中區(長治、麒洛、竹田、內埔、萬巒)、南區(佳冬客庄)、 北部(美濃、高樹、杉林)等為對象,觀察與比較六堆客家地區的農 業地景與客家性在不同的歷史過程中的互動、涵容與衝突的關係。文 中的「客家性」,除了指包括硬體(如建築、宗祠、伙房、廟宇、伯公、 水圳、農業生產方式)與軟體(如客家話、傳統儀式、宗族活動等) 外,還包括在此軟硬體結構,所形成的族群精神氣質與思維行為模式。 作者認為在傳統以稻作為主要生產的時代,此種農業地促成了客家文化元素的生產與傳承,但在此關係的形成中,客家文化並非被動的 適應農業地景的變化,它還具有一種主體性的能動力量,去選擇並適 應環境的變化。在不同的生態地景的改變中,六堆不同的地區(堆), 也由於處於不同的區位,而有不一樣的變化。例如處於中區的內埔、萬巒、竹田,快速了改變稻作生產地景,而且幾乎全貌性地成為檳榔、 果樹的產地:處於南區的佳冬,雖然是六堆中少數濱臨海岸的客家地區,但並未像福佬族群全力投入水產養殖業,仍然保持農業相關的蓮 霧及果樹的經營;屬於右堆的美濃、杉林等地則由於菸草生產是一種 政府保證性的契作,而水稻和菸草又是彼此良性互補的作物,而形成 了輪作的性質。由於這種生產方式需要家族密切的勞力互助、女性的深度的勞動力,於是保留了具有稻作生產特色的農業地景及傳統客家性。

    關於農業地景與客家性的關係,作者更進一步指出,在當代環境快速變遷的情況下,客家性也面臨一些矛盾與侷限。例如在傳統農作 生產時期,雖然形成耕讀傳家的文化傳統,但也導致人才往離鄉離散的方向發展。在傳統文化及社會結構快速變遷消逝的情況下,如何讓 出走者與留鄉者建立連結與對話,是重建與創造新型態的客家性的重要課題。

    黃宣衛的專文「親屬、區域與客家研究」是從學術史的脈絡評介著名的人類學家孔邁隆(Myron Cohen)超過半個世紀的學術研究生涯。1960 年代有一批美國人類學家到台灣進行農村社區田野調查。孔邁隆到美濃作研究的時候,台灣正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型的階段,孔先生在美濃除了看到因為菸葉契作與稻作生產而保留了濃厚的傳統農村社會特質外,也觀察到農村與農家的兼業化趨勢也在同時進行中。他在1976年出版的「家的分與合」一書,為從傳統走向現代的台灣社會留下了珍貴的記錄。

    從黃宣衛的評介專文中,孔邁隆在深入的參與式田野調查中,也收 集到大量族譜、嘗會、祭祀公業等的民間契約文書,在此基礎上,他將視野從美濃擴大到六堆,後來更在中國各地的鄉村地區進行了歷史人類學與區域的比較研究。除了本文所介紹的孔邁隆教授外,當時也 是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生 Burton Pasternak 也到了六堆新埤打鐵村與台南縣六甲鄉中社村作客家與福佬村落的家族與聚落歷史發展的比較研究,於1972年出版了Kinship & community in two Chinese villages。 Pasternak 與 Cohen 後來也於1983年合作出版了 Guests in the Dragon : social demography of a Chinese district, 1895-1946。

    在評介了孔邁隆教授的研究後,黃宣衛提出對於客家知識體系發展的看法。他認為在台灣的歷史發展下,可以「區域」作為一個整體 生活空間的分析單位,研究不同區域之集體生活的變與不變,以及各個區域的族群互動模式,如此將可以從理論層次與實證層次對於台灣與客家的處境有更深入的瞭解。黃教授的這個看法正好呈現了本專集 各篇論文的研究觀點與論述的方式,也指引了未來客家學的發展方向。

back to top
回首頁 政治大學 網站導覽 English